勵志人生首頁職場勵志

工作十年的他,為何只拿畢業三年的工資?

我有個朋友,簡稱為Z吧,五年前認識他的時候,他是一家小公司的軟體程式設計師,而五年後他還在那家公司,依然是一名普通的程式設計師。(這時候可能很多人會得出一個結論,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過了三十就不值錢了。我非常不同意這個觀點,後面會詳細闡述),算起來,他工作也有十多年了,但是,他卻告訴我,他的工資已經好幾年沒有漲過了。有大環境的原因,畢竟他所處的傳統軟體行業普遍效益不是很好,工資沒錢賺,自然不會給他們加工資。而具體到個人的情況,雖然很多人不滿意待遇紛紛跳槽了,而他雖然也想過跳槽,但是,總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底氣,再說在這家小公司也習慣了,離家也不遠,不知不覺間就這麼混過來了。

直到有一天他參加同學聚會,才發現他的待遇和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同齡人了,稅前4k,而很多人的待遇已經在這個數字前加上了個1。此時,他才後悔不已,當初不應該貪圖安逸,結果工作十年,卻只是拿相當於工作三年人的工資。(IT行業的工資水平還是不錯,只是因為加班多,付出多。我前幾天幫忙推薦了一個畢業五年的女孩子,大專,10k多,才87年)

於是,他開始著手找工作了,也不斷的翻看人才招聘網。結果發現他現在求職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四點:

首先,雖然他看起來有了10年的編程經驗,但是代碼卻寫的很糟糕。之所以說很糟一方面是他寫代碼的時候就像工廠的操作工一樣,只注重功能的實現,不注重最佳化和改進。導致他的代碼看上去很粗糙,一點都不精緻。經驗很保貴,但只靠經驗是不夠的。(就像下棋一樣,假如你用心研究,複習,不斷挑戰自己,也許可以成為一名大師。但不斷用懶散的方式去玩棋,下20年也只是一個"臭棋簍子「。)

其次,他由於最近幾年一直在一家公司,而公司的業務內容變化不大,要求的程式語言也沒有很大的改進,再加上他自己惰性比較強,空閒的時候沒有想過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這就決定了他的知識面和編程能力是一個軟肋。工作十多年,只能做一個初級程式設計師做的事情,只不過比一般人熟練而已,很難稱之為核心競爭力。

同時,做IT的人都知道,很多項目都是一個團隊配合實現,有的做前台開發,有的做後台開發,還有的做DBA,這樣做下來很容易導致一個人可能只懂某個方面的知識結構,出去以後發現待遇不會有太大的提升。而他自己也沒有想過這些方面的內容,導致他真正找工作的時候發現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要懂一些,而他只能望高薪崗位興嘆了。

最後,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如何,不僅僅是會做事,還應該用簡練、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別人,而這個朋友他就像《泰囧》裡賣蔥油餅的王寶強扮演的角色一樣,做蔥油餅的秘方都在心裡,無法很好地傳達給別人。這樣導致他很難讓他的價值最大化,只能做程式設計師,而不能做項目經理、需求策劃或者售前人員。(在這裡也是想反駁下說程式設計師是青春飯的說法,程式設計師是一個入門崗位,是做好IT行業的核心和基礎,但是這不代表過程式設計師是青春飯,只是看他懂的東西是不是在逐漸增加,還是在不斷重複而已)

在分析完朋友有這麼多問題以後,他似乎沒有開始的怨氣,因為他明白了,現在的待遇低是由平台小、能力差和不用心等多個原因導致,而他所欠缺的就是他要努力改進的地方。(後面他通過三個月的努力,已經跳槽成功了,待遇直接翻了2倍,也算是我的辛苦沒有白費,自豪ing)

從這個朋友的故事來看,可以帶給我們以下三點啟示:

1、不管在任何行業,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年紀輕輕就開始想著怎麼混日子,遲早有一天要被淘汰,從而在一個相對低端的層次「穩定」下來,看似穩定,不過是饑寒交迫的開始。不相信的話,可以從身邊那些30-40歲的人來尋找「成功案例」。

2、不管做什麼職位,會做了永遠只是最低的標準,如何做的更好,更快才是核心目標。()因為越是容易上手的崗位,更新速度和淘汰率越高。每天都要革自己的命,才算是根本。很多人,常常縱容自己的惰性。縱容自己惰性的人,都是在對自己犯罪。(我承認,我也有時候會犯罪)

3、不管在任何時候,閉關鎖國的政策最終只能有一個結果:落後,而落後又帶來一個結果:挨打。所以,我們需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不管是對工作,還是人脈積累,都應該多一些留意。知道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知道公司又發生了哪些大事,知道同事離職去了哪裡,知道要多結交幾個圈內人士。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職業發展上越來越順利,而不至於成為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呆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