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茶花女》讀後感

《茶花女》讀後感(一)

Perhaps it's better if I live in your heart where the world can't see me.這是小仲馬《茶花女》中的一句經典台詞,多年前曾有幸一讀,近日再拿出來翻讀時仍覺得感慨良多。

19世紀的法國上層社會,奢靡浮華之氣蘊於其中,挫人心智。一些年輕女子被迫淪入風塵,身不由己。主人公瑪格麗特便是其中之一。身處喧囂煩擾的名利場,她早已陷入泥潭,卻依然固執的保持著自己依舊純潔無暇的心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於無奈,她委身於貴族公子。她擁有奢華淫靡的生活,享受著伯爵們的追求簇擁,這些看似讓人艷羨風光無限的生活卻著實非出自她本意,她本應幸福憨笑,卻苦的如啖黃蓮。

她在風塵中迷茫數年,終於等來了屬於自己的那個良人。阿爾芒的出現,仿若她昏暗生活中的一盞明燈,給予渾渾噩噩的她生活下去的希望與勇氣。阿爾芒不若那些上層圈中的貴族們那般沾染了世俗繁華的氣息。他是純淨的,質樸的,仿佛救贖的天使一般降臨到瑪格麗特的生命里,淨化了她黯淡的心靈。在泥潭中浸淫多年的瑪格麗特終於等來了救援之人。她為了阿爾芒毅然決然的拋棄了驕奢淫逸的繁華生活,與他過起了淡薄寧靜的小日子,雖然略顯清貧,二人卻都樂在其中。

然而現實終究是現實,一切美好的夢想在現實的面前總顯得那麼脆弱不堪。二人的幸福生活,終究被橫亙在他們中間的世俗紛擾所打破。阿爾芒的父親那麼突然的出現在二人中間,決絕的加以阻撓。家人的出現是對二人忠貞愛情的極大阻礙。阿爾芒的父親毫不客氣的直指瑪格麗特風塵女郎的身份無法與阿爾芒相配,告誡她離開阿爾芒才是正途。

起初的瑪格麗特堅信真愛的力量,執著的對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加以守護,卻終究抵不過自己希望阿爾芒不受世人恥笑的那份呵護。阿爾芒父親的話語直刺瑪格麗特的心頭,她終究意識到,二人之間的隔閡又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消融的,唯有及時放手,似乎才是對這份真愛最好的保護。

上層社會的浮華生活,過早的耗盡了瑪格麗特青春洋溢的生命,她這朵嬌羞的花兒還來不及綻放便已走向凋零。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唯一值得安慰的事也只有阿爾芒的陪伴了。

瑪格麗特的一生,是不幸的,一朵嬌艷的花朵被逼著提前綻放,過早的暴露出她的美麗,代價無疑是用生命作為前提的。

然而她的一生,也可說是幸運的,她遇到了值得她付出一切的良人,雖然他們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卻曾經擁有過那樣一段恬淡溫馨,愜意怡人的幸福愛情。就如同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那般纏綿悱惻的愛情,拋卻富貴榮華,放棄世俗地位,不顧世人眼光,一心只求私奔在一起,開著小酒肆,當壚買酒,雖不轟轟烈烈,倒也溫馨怡人。

納蘭性德的一句詩「一生一世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似乎是對他們二人愛情的最好詮釋。

《茶花女》讀後感(二)

寒假裡和姐姐一起去書城逛書無意中就看到了這本《茶花女》。以前上課時常聽老師無數遍講起它的故事但卻一直沒真正看過它所以這次買來想親身品位其中的滋味。既然是名著我想這裡面必定有我所值得學習的地方吧。

《茶花女》描寫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取材於當時巴黎一名妓的真實故事。姐姐以前看過這本書也了解這本書的背景。據說這個妓女叫阿爾豐西娜普菜西。因家境貧困十五歲出走巴黎由於她天資供應便開始出入巴黎各大舞場成了有錢的闊老公子哥們獵艷的口肉以後便靠容貌和肉體換取奢侈的生活享受。最終由於過度的暴飲狂歡和不分晝夜的肉慾縱橫而染身肺癆吐血而死二十三歲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小說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本是一位貧窮的鄉下姑娘為謀生來到巴黎不幸落入風塵做了妓女染上了揮霍錢財的惡習;她瘋狂地尋歡作樂痳痺自己但內心卻討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嚮往真正的愛情生活後來被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彼此深深地相愛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起美滿的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到創傷的心靈也開始癒合並決心徹底改掉過去的習慣永遠和阿爾芒在一起享受一個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

可惜這時阿爾芒的父親為了家庭的聲譽懇請碼格麗特離開阿爾芒一再給碼格麗特種種侮辱難堪。面對生活的沉重打擊她對人生更加心灰意冷。當阿爾芒得知真情趕到碼格麗特身邊時她因貧病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在自己的寓所里。

黑格爾說:"凡悲劇都生於兩個理想的衝突。"用來應徵這個故事是再適合不過的了一方面是情婦一方面又是付出真愛的感情;一方面為了前途和名譽一方面又是割捨不掉的愛情。綜合以上來看這就是理想的衝突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連串的悲劇了。就我們來說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就看我們如何去取捨而定了。

有人說"真正的愛情往往能使人變得崇高"然而書中的阿爾芒在得到了瑪格麗特之後他反而變得更加墜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擁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和快樂之外就是去地下賭場賭博來增加一點用於揮霍的金錢絲毫沒有考慮應該怎樣儘快讓碼格麗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與此截然相反的是愛情真正讓碼格麗特變得崇高起來她義無返顧地決心拋棄已經擁有的一切虛榮和奢侈要革心洗面從新做人與阿爾芒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甚至以虧損兩萬多法郎為代價委託別人變賣她的一切財產告別過去的一切與阿爾芒租一間清靜的小屋過起了遠離風塵的隱居生活。兩個悲痛欲絕的年輕人在經歷人生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時刻後完完全全地忘記了當初的愛情。不知真相的阿爾芒卻開始了他的報復而他卻不知犧牲了自己的碼格麗特在他的打擊下已痛不欲生。可憐的茶花女堅持到了最後!彌留之際一次次的呼喚阿爾芒心如碎石。他在怨恨上天為什麼不給他懺悔的機會。

《茶花女》讀後感(三)

——關於女性地位問題的幾點思考

正好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後,我第一次讀完了小仲馬的《茶花女》,小說和現實生活中的差距,很自然地讓我去思索女性地位在最近百餘年中的變遷。

《茶花女》寫於1848年,講的是一位名叫瑪格麗特的窮苦姑娘為生計所迫不幸淪為妓女,在幾位公爵、伯爵的「養護」下,過上了縱情聲色、花天酒地的糜爛生活,雖然衣食住行盡顯奢華,但精神世界極度空虛,直到有一天遇上了深愛她的富家子弟阿爾芒,從此墜入愛河。在追求真愛中,瑪格麗特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試圖掙脫身上的枷鎖,但當時社會的虛榮、偽善、冷漠和殘酷最終無情地扼殺了她的善良、純真、熱情和無私,茶花女在貧病交加中溘然離世。

小說的背景是七月王朝統治下的法國。馬克思曾說:「七月王朝不過是剝削法國國民財富的股份公司」,金融寡頭成為了當時社會的主宰,他們利用手中的金錢和權力,過著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腐化生活。女人成了貴族手中的玩物,可以隨意「共享」和「轉讓」,女性實際上是廉價的附屬品,其社會地位無從談起,瑪格麗特正是萬千個「她們」中的典型。

小說第二十部分,阿爾芒的父親試著勸導他兒子離開瑪格麗特,其中有幾句話是這麼說的:「你有一個情婦,這非常好,你像一個高尚的男人那樣養著一個妓女,這也好得很。」可見,當時包養情婦已然是一種潮流,而且還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不少有錢人以包養年輕貌美的名媛為榮,為其支付巨額的日常開銷,但這並非出於真愛,而是試圖借著情人的無限風光滿足自己日益膨脹的虛榮心。一旦她容顏逝去或有新的更出色的替代品,她就像過期廢品一樣被扔到一邊,任其自生自滅。

不僅如此,瑪格麗特身邊還有像布呂丹絲這樣的寄生蟲,她們沒有原則,不講情義,唯有見錢眼開,即使給別人幫最小的忙,也無不要求對方付出雙倍的代價。但仔細想想,布呂丹絲之流又何嘗不是社會悲劇的受害者呢,她們巧於心機、善於鑽營,為的是在冷血的社會中贏得一口喘息的機會。還有女僕娜寧,就像一個不帶鐐銬的奴隸,沒有尊嚴、沒有自由,一天24小時隨時要做好為主人服務的準備,性情多變的主子只需拉一下鈴鐺,僕人就得來到跟前聽候吩咐。

瑪格麗特彌留之際,已失去了被人包養的價值。受人指使的小治安官,開始查封財產;各類債主聞訊趕來,忙不迭地物色居室內值錢的物品。無情的社會把瑪格麗特打入了冷宮,更致命的是她深愛著的阿爾芒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了離開,這個膽小多疑、虛榮偽善的浪蕩公子在毀滅真愛的同時,又向其她無辜的女子們伸出了罪惡之手。

一個半世紀過去了,茶花女的時代已離我們遠去。1910年8月,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確立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一百年來,世界各國女性為實現自由平等不懈奮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各國議會聯盟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全世界各國議會中,女議員的比例已達18.8%,有44國家議會的女議員比例超過30%,其中厄瓜多國民代表大會中有38名女代表,占總數的30.6%。印度還頒布了《女性保留法案》,規定在人民院中為女性預留三分之一的席位,以實現男女平等。

不說遠的,當今世界舞台上,正活躍著無數偉大的優秀女性。從已開發國家到第三世界國家,從政治經濟領域到環保教育事業,都有著她們幹練而溫柔的身影。叱吒政壇的默克爾、阿羅約、巴切萊特,稱雄商界的百事公司董事長盧英德、雅虎總裁卡羅爾·巴茨,紅遍世界的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佩內洛佩·克魯茲、妮可·基德曼,榮膺2009年諾貝爾獎的5位女科學家,還有女航天員、女校長、女船長、女軍官、女部長等,這些恐怕是瑪格麗特們在她們的年代裡無法想像的。

再看我們中國,女性能頂半邊天不僅是一句口號,而且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以建國初期為參照,女性就業人員從60萬到現在的8000多萬;女人大代表占代表總數從當初的12%上升至目前的21.33%;婦女平均壽命從不到38歲增加至現在的75.25歲。在外交部,女性公務員占三分之一以上,前不久還認任命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位女外長,成為我國外交戰線上的一個亮點。

然而,我們在欣賞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存在的不足。

在全球範圍內,女性參政的比例仍徘徊在低位,離聯合國提出的女議員占30%的目標尚有差距;女性就業人數僅為男性勞動者的70%,大部分婦女處於貧困狀態;孕產婦死亡率偏高,每年約有50萬女性死於分娩。性別歧視的現象仍廣泛存在,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受到的阻力較大,不能完全實現自身價值,男女平等的徹底實現尚需時日。

在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仍普遍存在,特別在農村地區,受社會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影響,這一思想更為根深蒂固。此外,計畫生育政策雖然在控制人口方面發揮了有效的作用,但間接地導致了性別失衡加劇的社會現象,有調查顯示,我國新生兒男女比例已達117比100,這一數據令人堪憂。

在參政議政方面,女性的人數比例有一定提升,但副職多正職少、虛職多實職少、邊緣部門多主幹線少的問題仍舊突出。就業方面,女性的「比較弱勢」明顯,不少單位甚至公開表示只招男性,即使在同一單位,男性得到提職加薪的機會也更大。女性要承擔生兒育女、照顧家庭等責任,進一步影響了她們以平等的身份參與社會事務。

女性地位的提升,這是一個歷史和社會的過程,需要女權主義者的不屑努力,更需要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首先應從立法角度入手,以法律的形式保護女性權益。第二要呼籲人們轉變觀念,從思想上實現男女平等。第三要更多地關愛、保護女性,鼓勵其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當然,途徑還有很多,關鍵是要落實到位。

可喜的是我們正在看到有益的變化,社會多元化的趨勢在逐漸深入,為女性地位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前幾年出現的「超女」熱潮,為此做了最好的註解。即便是略有諷刺意味的「芙蓉姐姐」、醜女貝蒂、蘇珊大媽等,也向大家展示了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陽光一面,值得人們尊敬。女性們大多天生思想細膩,考慮問題縝密,溫柔中不乏果敢,剛毅中帶有溫情,成為社會和諧與進步中堅力量。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在遐想,如果瑪格麗特活在當世,相信這位溫柔靚麗的女子會像綻放的茶花那樣幸福快樂地生活,或許還能走上好萊塢的紅地毯,像桑德拉·布洛克一樣捧起奧斯卡金像獎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