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彎腰讀後感

彎腰讀後感(一)

昨天下午,我讀了《彎腰》這篇文章,也讓我認識到了我的缺點,也給了我改正錯誤的機會。

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位巴格達商人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不太情願地撿石頭,第二天早晨一看,卻是一些寶石,他懊悔不已。怎麼不多撿些「石頭」呢?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耶穌和他的徒弟在路上漫步,看到一個馬蹄鐵,徒弟沒有撿,後來卻連續在沙漠裡彎了十八次腰。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巴格達商人正在森林裡漫步。突然,一個奇怪的聲音叫道:「多撿些地上的石頭吧,明天會有用的!」商人將信將疑地撿了一些石頭,然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森林。第二天早晨打開袋子一看,原來是一些寶石!商人懊悔不已。

在讀了這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後,我最喜歡耶穌,因為他能把一個廢物馬蹄鐵,變成了在大沙漠裡有用的櫻桃。我最不喜歡彼得,因為他一次不彎腰,最後竟在沙漠裡彎了八次腰。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深思,現在有多少孩子在上課時淘氣,不珍惜時間呢?現在的我,時而成績不好,時而成績好。不就是因為上課不認真嗎?有的時候還懼怕勞累,懼怕辛苦。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認識到在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後果。彎腰,的確有點累。但不彎腰,我們能學到知識嗎?不彎腰,農民伯伯能收穫莊稼嗎?不會彎腰或疏於彎腰,是糊塗;而恥於彎腰者,肯定是傻子。

我以後要認真學習,上課認真聽講,取得好成績!要彎腰撿起知識的珍寶。

彎腰讀後感(二)

早晨,我讀了《彎腰》一文。《彎腰》一文寫了兩則小故事,有一則是這樣的:「夜深了,一位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一個聲音傳來,彎下腰,請多撿一些小石子,明天會有用的。」商人決定執行這一指令。天亮了,商人從中袋裡掏出「石子」看時,發現「石子」就是一塊塊亮晶晶的寶石。自然,也正是這些石子,讓他變得後悔不迭:天啊,昨天怎麼就沒有多撿些呢?

故事雖然不長,但給人以無限的暇想、反思:一個人在接受早期教育時,總是被動的:而到了成年之後,幾乎每個人都會後悔自己接受的教育太少。其實,與其被動學習,還不如主動學習,「被動」有一種被壓迫、逼迫的感覺,而「主動」反而會有一種輕鬆之感。

另一則故事更意味深長,是彼德在他敘事謠曲中講的:耶穌帶著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馬蹄鐵,耶穌讓彼得把它撿起來,而彼得裝做沒看到,耶穌自己彎腰撿起了它,換來了幾文錢,買來了18隻櫻桃。二人繼續前進,耶穌猜到彼得很渴,便一次一次地丟下櫻桃,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18次腰。於是,耶穌笑著對他說:「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小事不乾,將在更小的事上操勞。」

文中的彼得是恥於、懶於彎腰,他是「傻子」,正如我們班的幾名女生。昨天,學校開運動會,校園裡到處是空寶特瓶,我們幾名男生一起拾它們。班裡的幾名女生笑我們是「撿破爛的」。在我眼裡,她們還不如撿破爛的。很明顯,她們是恥於彎腰,但如果全國人民都象她們一樣,一人浪費一個寶特瓶,那麼國家將損失1.3億,還會造成「垃圾瓶災」。

彎腰讀後感(三)

曾在《讀者》這本書上看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我」每次在郵局取了稿費後,總要給在門口老乞丐一元錢。有一次我給他投錢的時候不小心把身份證一起投了進去。當我發現身份證不見後,就轉身向郵局走去,我的身份證果然就在那老乞丐手裡,我走過去後他埋怨我說:「叫你多少聲你怎麼連頭都不回?」「我」一直行色匆匆,怎麼會留心身後乞丐的吶喊呢?「我」剛想從他手裡拿過身份證,他卻把手向後揚了揚,說道:「你是個好人,每次都給我錢,可是你在給錢的時候,從來不彎腰,錢往碗裡一扔,哐地一聲,有時候還蹦出來了,那「哐」的一聲讓人聽了心裡很不舒服。」()「我」說我很忙,再說我不喜歡彎腰,從來也不曾向誰彎過腰。而他卻說「我」剛才就在馬路的對面向一個人彎了腰。「我」仔細一想,剛才在馬路對面停了一輛小車,下來的是一位領導,他對我有恩,他在車裡看見了我,並把車停下來,和我打招呼。估計我當時確實有點受寵若驚的意思,我想也許,我潛意識地彎了腰。也許,在潛意識裡,對誰彎腰對誰不彎腰,已成定勢。 小荷

我想,這麼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講了一個莫大的道理。無論是誰,尊嚴是一定有的。像文中的「我」一樣,對老乞丐的做法實在不對,最重要的是「我」沒有把這個老乞丐的尊嚴放在心上。為什麼「我」不能夠向老乞丐彎腰而向領導彎腰呢?然而「我」卻沒有發覺,這又說明了什麼?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沒有發覺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也許就在某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是傷心,對你的人品、言行等一舉一動都懷有另一種認識。

一個人的成就,不單單體現在物質基礎上,生活中的言行、品質處處都可以體現。現在的社會,就像文中的「我」一樣,擺脫不了世俗的觀念。為了創建新的社會,讓我們擺脫世俗的看法,去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社會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