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團圓繪本讀後感

團圓繪本讀後感(一)

這是一本很好的繪本,孩子自己讀了一遍,我和兒子一起又讀了一遍,讀完總感覺眼眶濕濕得,好想流淚的感覺!生活總有悲歡離合!為了讓妻子女兒的生活更美好!爸爸不得不遠離妻兒,一年中只能春節才相聚,由於爸爸的長年不在,女兒甚至記不清楚爸爸的模樣,感覺是那樣的陌生!看著好心酸!

書中的爸爸帶著女兒上到屋頂看女兒從未看到的世界,讓孩子感覺到有爸爸的保護,女兒才能登高俯瞰世界,白鴿群飛,人龍共舞,讓女兒看到的新年的最熱鬧的一幕。這在女兒心裡父親的角色是多麼重要!爸爸在家女兒心中是多麼溫暖和幸福!

當爸爸要走了,看著書中的畫面,爸爸在穿鞋子,媽媽背過身去擦拭眼淚,而小女孩這時倚在門口吮吸著棒棒糧,仿佛在靜靜地舐食著一份即將消失的甜蜜。當女兒把幸運硬幣交給爸爸,什麼玩具都不要,只要爸爸下次回來把這枚幸運幣再包到餃子裡,這裡有小女孩的祝福,祝福爸爸下次平安歸來。

母女二人目送了爸爸的遠去,離他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感人的一本書,感人的親情故事……

團圓繪本讀後感(二)

很早就聽說過繪本,圖畫書,適合小朋友閱讀,有名的如幾米的作品。

這次學校通過圖書經費購得了一批製作精良的繪本,每位語文老師有幸先睹為快。

我挑選了這本富有濃郁中國風情的《團圓》。書名紅底黑字,封面上一家三口同睡一間房,一張床,溫馨之情溢於言表。

繪本《團圓》2008年1月第1次印刷,2011年1月第5次印刷,可見此繪本在圖書市場上的銷量,可以說是長銷書。

曾幾何時,「春運」成了上海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外來務工人員、在滬求學的莘莘學子,出國深造的海歸,他們都希望能趕在除夕前回到自己的家,與家人過一個團圓年。

作者本人也有著這樣的情結:小時候時常盼望著能與出門在外打工的爸爸團圓。正因為這樣,我們才得以欣賞到《團圓》中含蓄而雋永的親子之情。

作者文字精煉,富有童趣,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將爸爸與我們團圓時的種種場面濃縮在2001年1月23日除夕至1月27日的4天內。四天裡,一枚好運硬幣是貫穿全文的線索。除夕夜,爸爸將好運硬幣包進湯圓里,第二天故意讓我吃到,當我舉著好運硬幣時,爸爸比我還開心。初一拜年的路上,我遇到同學大春,他向我炫耀手裡的紅包,我覺得這沒什麼稀奇,反而從兜里掏出好運硬幣,它可是寄託了爸爸對我的愛。初三打雪杖後,我一模口袋,好運硬幣不見了,我衝到院子裡四處尋找,可仍無所獲,爸爸想給我一枚新的,被我拒絕了;當我難過地脫棉襖休息時,好運硬幣「叮噹」一聲落在地上,那晚,我睡得特別香。初四,爸爸收拾行李得走了,並允諾下次回來給我一個洋娃娃;我拚命地搖頭,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幣放到爸爸的手心裡,希望爸爸下次回來,仍把它包進湯圓里……

原本一枚冰冷堅硬的錢幣,在《團圓》中賦予了它柔性與溫度。在我與爸爸的一來一去中,寄託了相互間的牽掛與祝福。作者樸實平常的字裡行間中蘊藏著親子間深深的眷戀。

團圓繪本讀後感(三)

原來總以為繪本課時低年級的專利,()今天聽陳嫦雲老師的五年級的繪本課我對它有了新認識。原來看似簡單的繪本自有其不斷值得挖掘的內涵在,繪本不單單只是圖畫書,更是各類藝術的融合。

在陳老師的課上因為有動聽、有趣的故事聽,也有顏色鮮艷的圖畫看,更有許多奇思妙想在裡面。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課堂沒有負擔,即使要畫一畫,說一說也是快樂的。

然後審視我們有負擔的語文課,我就有時傻傻地想:如果我們的課也能像繪本課一樣吸引人,孩子從中獲得學習的快樂該有多好。課堂上陳老師的解讀是獨特的。從圖畫到文字,再到圖畫,最後升華主題版塊清晰,對孩子的引領是循序漸進的,最後整理板書中體會主題在親人之間正是有了愛,有了付出,所以無論在哪裡他們的心緊緊地依偎在一起,永遠是幸福的。

一本書就是一次人生的經歷,繪本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也能如此磨礪,巧花心思,孩子們也就會真正走進語文課堂,熱愛語文。

其實在聽陳老師上課時,我也在想:繪本課是這樣上的嗎?在我的理想境界裡,繪本課應該是大家團坐在一起,一起讀,一起說,一起發現,一起玩……而我們更多的是用語文課的思路去解剖它們,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解讀,所以,這樣的繪本課也許已經背離了作者的初衷,也許彎曲了作者的用意,但是我們究竟該如何上好繪本呢?需要我們一步步探索和研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