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感悟

人生的三層樓

人生的三層樓

豐子愷先生在弘一法師圓寂之後,曾經就弘一法師的一生做過這樣的結論:人有三層,一層是物質,二層是精神,三層是宗教。

豐子愷先生的觀點是精闢的,但多少有些狹隘,也許因為他的目光僅僅停留在他的好朋友弘一法師的身上吧!

我們不妨這樣去看待人生。

人生應該存在著三種境界,我們把它形象的比作三層樓。( )第一層是人的物質世界,第二層是人的精神世界,第三層是人的信仰世界。

普遍存在於人們生活中的,恐怕多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能夠走進信仰世界裡的可能非聖即賢了。

人生好比三層樓,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第一層樓,是人的物質生活。中國古代對人類需求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衣食住行,甚至身居高位,家人對他們的基本要求還是千里居官為了吃穿。因而,對於無能為力的和倦怠的人,既爬不動樓梯又不想爬的人,便只能停留在為生存而奮鬥,為生活而奔波之中。等到生活富足,便錦衣玉食,金屋繡榻,串串親戚,會會朋友,喝杯小酒,搓搓痲將。或者為輸一斤豆腐錢爭個面紅耳赤,或者為贏了一卷手紙錢而欣喜若狂。居住在第一層樓的居民占了大多數,小富即安,知足很樂。

第二層樓,是人的精神生活。( )其實,居住在第一層樓的人們,在精力旺盛或者能力許可時偶爾也會跑到第二層樓上玩玩,領略一下高層的精神境界,但是這些人算不得二樓居民,充其量是個精神過客。千萬不要把泡泡歌廳,抱抱小姐就當作成為二層居民了。第二層的人們是感受那種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精神境界的,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要為別人創造著高尚的和高雅的快樂和精神享受。你可以直觀的把它定位為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等等等等。

第三層樓,是人們的信仰世界。高處不勝寒,那就是常人所難達到了。三樓居民,非聖即賢,屬於領袖式的人物,至少是一種思想精神領袖式的人物。他們在二層樓的境界中不再滿足,於是開始尋找人生的賢德社會的聖道。並形成被社會認同,被智者追崇的信仰。因此,第三層樓上的人們,居高臨下,常常會用他們的思想和信仰影響著社會和各個時代的主流。

世界不過就這三種人,只是我們是那種人,我們該做那種人?

站長為你推薦文章:[經典人生感悟(年輕人必看)] [俞敏洪的兩種精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