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高三勵志

寫給正在複習的高三學生:解讀高考複習關鍵點

寫給正在複習的高三學生:解讀高考複習關鍵點

應試教育體制下的考試,就其本質而言,是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特定的心理氛圍引導下,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做定量的習題以求儘可能多得一點分數的過程。這是本人窮19年的教書生涯所得出的關於考試的定義。請各位看官注意這裡的幾個關鍵字:“特定的時空背景”、“特定的心理氛圍”、“做定量的習題”。只要有高考,應試的成分就會存在,就會有應試的學問。由是觀之,高考複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強化刺激的過程,其目的是要磨練學生心理品質,使之熟練運用知識,成功地答題。本文試圖從考試的定義出發,對高考複習做一番解讀。

一、合理分配時間資源

   時間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高考考場上的時間約束機制,告訴我們,複習過程中考生必須合理分配時間資源。要清楚一周內所要做的事情,然後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時間,如吃飯、睡覺、上課、休息、娛樂,等。安排這些時間之後,選定合適的、固定的時間用於學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正常的閱讀和課後作業。高考複習最忌諱的,就是像沒頭蒼蠅一樣,隨便抓起一本書看起來或者一份資料做起來。那樣做,只能是事倍功半。一張作息時間表也許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是它能讓你了解如何支配你這一周的時間,從而使你有條不紊地複習。

二、營造良好的複習環境

   高考時,特定的考場、監考老師、場外巡監、其他考生的競爭,等等,都會對考生帶來特定的心理影響。所以,在複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在班級里,要做到“心外無物”,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不能交頭接耳,廢話連連,學習十分鐘,講廢話看上去只有不到30秒,實際上,30秒前後,你都沒有靜下心來投入複習。在家裡晚自習的考生,不要一會兒出來喝口水、一會兒翻箱倒櫃找東西,一會兒又到電視機面前望兩眼,或者一邊聽著流行歌,一邊忙複習,等等,這些都是沒有良好的心理環境的表現。

三、認真做好預複習

預複習工作是複習課之前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一環節,考生把要複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複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複習內容。一般來說,高三老師組織複習課的策略大體上是這樣的:一輪複習——講練結合講為主,二輪複習——講練結合練為主,三輪複習——講練結合評為主。目前,各地高三大體上都在二輪複習。所以,這個階段,考生應該在課前的預複習時,要先看一看一輪複習時老師幫助下你整理的知識結構、典型例題剖析、錯題集,等等。這樣,有助於考生在課堂上避免出現常見的錯誤、加強複習的自覺意識。

四、正確對待課堂筆記、老師、講義和複習資料

做好筆記,有助於考生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但是,筆記要建築在預複習的基礎上,在疑點、收穫點上下工夫。不要因為記筆記而耽誤思考。有時候,如果某一知識塊或某一學科因為基礎的原因,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寧可不記筆記,也要聽課和思考——筆記,可以留在課間十分鐘及時回顧並記錄整理。

   “拋開老師,另起爐灶”,是高考複習特別是二輪、三輪複習時的一大諱忌。有經驗的老師一定會依據《考試說明》、近幾年高考題、各地模擬試卷等組織複習的。他們通過研究,明白所教學科的重點和難點、熱點和冷點以及空白點,等等。二輪複習時,考生切忌眼高手低,自以為什麼都懂,瞧不起老師、瞧不起陳題(當然是典型題)。尋找所謂的難題,玩“心跳”、找刺激,不會有好果子吃的。拋開老師,就是丟掉基礎,就是偏離高考方向,害莫大焉!

 學生要有強烈的求知慾。高三學生的求知慾應該體現在強烈的“問題意識”和鍥而不捨的質疑行為上。從應試的角度看,考生所問的問題有否價值,有經驗的老師會明確的給以指導的。只有正確對待老師,才能解決有價值的問題。特別是高考複習後期,心理上的煩躁情緒可能會加重甚至會出現考試綜合症,考生平時經常與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交流,善莫大焉!

 有人往往以“題海戰術”來蔑視數學、外語等科的訓練。不錯,高考時那份試卷出現的內容是題海裡面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高考不太可能會出現跟自己平時做的一模一樣的題目。但是,這不過是個性與普遍性的關係而已。沒有大量的訓練,怎能有題型以及答題規律的歸納和認知?高考時,在規定的時間裡,怎能拼出速度和準確率?此乃訓練的必要性問題也。( )那么,練什麼呢?有的學生甚至家長逮到資料就買,每一學科都裝備了幾種所謂名校名師的資料、試卷,使得學生像寓言故事裡的那頭笨驢,在兩堆草垛之間無法選擇而被活活餓死。有經驗的教師,一定會精編精選高質量的講義,反映出當年高考複習過程中考生必須掌握的重點和難點、熱點和冷點及其相關的能及要求。這些講義就是考生最好的複習資料。講義是課任老師的物化勞動,不能拋棄老師,自然也就不能丟掉講義。

 當然,高考試卷中,試題有個難度和區分度的問題。有經驗的老師編寫的講義中,自然也會考慮這些問題。近年來,各地各科試卷的中、低難度的試題比重都比較高,高難度題目所占的分數比重是很小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權衡輕重,對於基礎薄弱的人來說,應該把中低難度的題目加以重視。從哲學上看,複雜問題就其本質而言不過是簡單問題的組合,當然不是簡單問題的疊加。如果基礎性的試題做不好,憑所謂的小聰明會做高難度的試題,在高考中是會吃虧的。從應試策略上說,也是不明智的。

五、樹立“錯題至上”的理念

 要人說,高考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作為選拔性的高考,考生只會做別人都會做的考題,那是普通考生,不可能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申雪、趙宏博之所以成功,是他倆在賽場上率先使用“拋四周”技術。而他們在訓練“拋四周”的過程中,不知道摔了多少個跟頭、失敗了多少次。但在每一次摔倒之後,他們都加以總結,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就啟發我們考生必須樹立“錯題至上”的理念。只要這樣的錯題在高考中有考的必要,不屬於偏怪類的,考生就必須注意,反覆揣摩。通過錯題再做,每周過濾一次錯題,每月過濾一次錯題。不惜錯題反覆做,最終,你肯定會不斷產生新體驗。而這一工作,往往高三同學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六、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高考後期,測試是家常便飯。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掌握功課的程度、訓練的速度和成功率以及考生的心理成熟度。所以,考生不要弄虛作假,而應心平氣和地對待它。或許,有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不要緊,不要掩蓋矛盾、迴避問題,而要儘快發現漏洞,改進學習方法,甚至換個思路。這就是辨證的考試觀。

對於平時的測驗一定要擺正心態。人們常說,除了高考的分數能夠影響自己一生之外,其他的任何測驗模擬考試的分數都是虛的。這是分數上的價值判斷。也有人說,把小考當高考,高考時就會視之為小考。這也有道理,這應該是考試的心態上的價值判斷。因此,不要把測驗當成了高考,以分數來判斷自己的進退的依據。相反,應該將試卷中反映的問題包括知識問題、能力問題、心態問題,視為自己進步的台階、知識積累和能力上升的增長點。

越是高考複習的後期,考生的心態就越重要。要把考生的考試觀納入到考生後期的心理疏導的範疇內。有經驗和負責任的老師,在後期會更加注意心理疏導,但是,一些特別是平時比較內向或看上去相對成穩的考生,心態流量較少,會不易察覺。所以,考生不要消極等待,而要主動地與同學、家長、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溝通,交流考後得失。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高三下學期考生複習的八要素] [最有效的高三複習方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