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復活》讀後感

《復活》讀後感(一)

在這幾個月里,我讀完了俄國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復活》。

「復活」,顧名思義指死去的人再一次獲得生命,當然,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事。我對托爾斯泰頗有了解,他並不是一個科幻作家,因而我懷著興趣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僕卡秋莎·瑪絲洛娃發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經歷了軍旅生涯後,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後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醜惡行為,並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後,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於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後「救助」終未成功。於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後,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後。我才漸有所悟:精神是肉體的支柱,有些人雖然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屍走肉,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於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墮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書中男主角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在經歷了軍旅生涯後,墮落一時,最後終於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這又體現出了當時俄國政治的腐敗。

我曾經讀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還有對大家說的:在看一類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紹,有助於大家理解。

《復活》讀後感(二)

關於作者:我覺得當演員的好處之一是可以體驗很多種人生,在別樣的人生里喜怒哀樂過,自己的人生也由此豐富。當作家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把自己的困惑,藉故事裡的人講述,稍以慰藉。全書辯論最激烈的當屬主人公聶赫留朵夫與其姐夫就土地是否私有以及政府機構存在意義等問題的爭吵,我認為這其實是托爾斯泰本身思想發展與當時社會的矛盾點所在,這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帶有相當大自傳性質的列文身上也有所體現。

關於故事背景:我覺得托爾斯泰聰明的一點是,他想描述廣大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選取了監獄為故事背景。因為監獄在現實中集中了很多社會的陰暗面。但是托爾斯泰以它為背景,我認為是紮根於這個現實場所,又虛化了這麼一個場景。虛化怎麼理解?第一,他所介紹到的監獄裡的人的案情有很多是被冤枉的,現實中被冤枉的應該是個別案例,所以此監獄不完全現實;第二,「監獄」可以作為社會下層民眾命運縮影的代表,這個代表在本書裡是監獄,在現實中可以是貧民窟或者其他任何下層人集中的地方。目的在於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國,真實反映被侮辱被損害的人民的命運。

關於書名(此段嚴重劇透):復活,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兩個靈魂在年輕時都善良,富有有愛心和正義感,對未來懷著無限憧憬,看到社會不合理所在並試圖改變之。然而,聶赫留朵夫青年時代的夢,一旦踏進生活,就全部破滅,他因世襲身份進入上層窮奢極侈的浮華世界,按別人的思想和期待說話、行事、精神空虛、冷漠生活。然而,瑪絲洛娃被聶赫留朵夫誘騙致使懷孕導致被驅逐出貴族之家後,她就開始掉進社會最底層的大染坊,扭曲了價值觀,痳木生活。兩個人,一個在上層社會,一個在下層社會,但靈魂都受到嚴重污染。直到瑪絲洛娃被陷害上了法庭,聶赫留朵夫作為陪審員出現,兩人重逢已近中年時,被彼此遺忘的往事又重新喚起,聶赫留朵夫突然覺得是他曾經種下的惡果將瑪絲洛娃逼到了今日絕境,於是,開始一段贖罪之旅,「死去」的靈魂逐漸復活,並踐行著年輕時的夢。在聶赫留朵夫因贖罪為瑪絲洛娃做各種事情時,瑪絲洛娃那飽經滄桑的心也開始在這份溫暖中慢慢甦醒,逐漸變得光彩照人。這是主角的幸運,他們最後都找到各自精神的歸宿。而書中的配角就沒那麼幸運了,聶赫留朵夫的姐姐娜塔莉雅,曾經具有「四海一家的博愛精神」,婚後一味討好丈夫犧牲自己曾經奉為理想的追求,在聶赫留朵夫想要娶妓女為妻子、分土地給農民時,她的感情極其隱忍,一方面她想支持弟弟,另一方面她不敢脫離她的圈子表現得特立獨行,從而表現得搖擺不定含糊其辭。另外一個,聶赫留朵夫的大學同學謝列寧在大學還是「教養有素的青年,待人接物極有分寸,總是那麼文雅、漂亮,同時又異常實在正直。他學習不需特別用功,就取得優秀成績,作文獲得金質獎章,卻沒有絲毫學究氣。他不只是在口頭上,而且在實踐行動也是把為人民服務看做是他青年生活的目標。」而十多年後,事業和婚姻都變充斥著膨脹的虛榮。從校園到社會,有多少人會在精神上死去呢?又有多少人有機會復活到乾乾淨淨的赤子之心呢?梁漱溟認為,人這一生總要解決三個關係,順序是:人和物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內心之間的關係。我表示懷疑,也許我是個理想主義的人,我覺得不管什麼時候人和內心的關係是應該協調一致的,沒有順序之分,也許這樣會更累吧,誰知道呢?我不想「死」,但會不會「死」又是另一回事了。

關於人性(本段純摘抄):有一種迷信流傳很廣,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熱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實人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說,有些人善良的時候多於兇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於愚笨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於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們說一個人善良或者聰明,說另一個人兇惡或者愚笨,那就不對了。可我們往往是這樣區分人的。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人好象河流,河水都一樣,到處相同,但每一條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狹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寬闊,水流緩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渾濁,有的地方河水冰涼,有的地方河水溫暖。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都具有各種人性的胚胎,有時表現這一種人性,有時表現那一種人性。他(此處指聶赫留朵夫)常常變得面目全非,但其實還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變化特別厲害。

聶赫留朵夫也象所有的人那樣,身上同時存在著兩個人。一個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種對人對已統一的幸福;一個是獸性的人,他一味追求個人幸福,並且為了個人幸福不惜犧牲全人類的幸福。(有木有人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趕腳?

關於宗教(待求證):耶穌禁止在教堂里祈禱,並叮囑各人單獨祈禱。他甚至禁止人們修建教堂,說要毀壞教堂,還說人們不應該在教堂里祈禱,而應該在心靈里和真理中祈禱。主要是他不但禁止對人進行審判,監禁,折磨,侮辱和懲罰,象這裡所做的那樣,而且禁止對人使用任何暴力,並說他是來釋放一切囚犯,使他們獲得自由的。

《復活》讀後感(三)

當一個人覺知自己的罪惡之後,他的生命就好像墮入不復的痛苦,日復一日的煎熬使得他的生命仿佛只為了找出路,獲得解脫。《復活》這本書的男主角就是一個生命在罪惡中失去喜悅又再次尋回的故事。而再次所享受的生命,卻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好像是個新的生命。

這個故事的男主角德米利特。伊凡內奇。聶赫留道夫,是一個出身上流社會家庭的人,對他來說,生活其實不是件值得擔心的事,甚至連想都不用想。故事的女主角瑪絲洛娃。卡秋莎,則是個吉普賽女子,從小被聶赫留道夫的姑母收養。兩個人第一次的邂逅,是在聶赫留道夫十六歲時。也是在那次,聶赫留道夫做了件「醜惡的事」,事後想來,是引誘了卡秋莎,發生了關係。這事「醜惡」,與其說對卡秋莎而言醜惡,但是對聶赫留道夫來說更為醜惡,因為這畢竟回招致別人對他的抨擊。不過這樣的情境沒有維持多久,因為在他第二天出發從軍前塞給卡秋莎一百盧布(在當時算不小的一筆錢)後不久,兩人就不曾在碰面了。因為卡秋莎懷孕離家,兩人也失去聯絡。

十年之後,聶赫留道夫從軍中退伍,成為另一個上流人。他即將繼承龐大的家產,正考慮跟某名門之女結婚,同時也享用他另一位貴族朋友的妻子。美麗又可憐的卡秋莎在這十年呢?她的孩子一出生就死了,她也為了生活而墮入賣身的行業,逐漸有了與聶赫留道夫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法庭內聶赫留道夫和卡秋莎碰面了,聶赫留道夫這個上流人自然是扮演社會的良心,坐在陪審員席中席中;卡秋莎則因為牽涉入一件謀殺案而置身審判台前。我想在也沒有像聶赫留道夫認出卡秋莎那樣更意外的邂逅,也很難有比他怕被認出來那樣的恐懼更令人窒息的了。那一刻聶赫留道夫想著的,無非是這樣的恐懼趕快過去吧。一切終於結束了,審判的結果,卡秋莎有罪,而這樣的結論卻是出於陪審員的疏忽。不過。對於聶赫留道夫的內心審判,才剛剛開始。

他帶著對一切都感到可恥卑鄙的情緒離開那一心想嫁他的女子家中的宴會。在他心中開始對這一切的東西:令人不悅的過世雙親、那以為一定回成功嫁給他的女子、遺產等等感到厭惡。安慰自己,想努力甩去這樣的感覺。可是突然浮現法庭內的那個女犯人的樣子,以及宣判時她的眼淚。和她昔日相處的情景開始一一在他腦中出現,他想起和她最後的相會。他不能不承認他曾經愛過這個女孩子,是純潔的愛情;他聞到那時候的活潑、年輕、與生命力。他開始悲哀,且感到痛苦。他想起繼承土地與他所贊成的《土地私有不正當》間的矛盾;他想起怎樣才可以不用說謊而解除他和那想嫁他的女子的關係的困難;他怎樣才能消除對卡秋莎的罪惡感。尤其他為十年前匆匆塞給她一百盧布跑開感到可鄙。奇怪的事發生了,當他承認自己的卑鄙時,一種痛苦卻又安慰的感覺出現了。他開始嘗試要過新生活,並決定為自己所有的罪惡付出應得的代價。他留下了眼淚。並打算開始贖罪。審判的結果,讓卡秋莎心情完全痳木了。他回到陰濕的囚房。除了吸菸與一點點酒欲,他大概沒什麽別的心思了。他沒有認出陪審員----聶赫留道夫,他甚至已經忘記了曾經的純真與愛情。以至於當聶赫留道夫提起這事時,他一點感覺也沒有。只覺得假如能出獄就好了。聶赫留道夫開始處理他的財產與傭人。並決定回絕任何婚禮的可能。他想娶卡秋莎。一個即將流放的女犯人。他開始想到他如何去牢中看她。他如何告訴他一切,如何向她懺悔自己的罪過。至此他留下了欣喜的眼淚。

故事到這裡,聶赫留道夫開始了他的贖罪生活。他降低佃農的租金,甚至願意將賴以維生的土地賣給佃農;他運用他的社會地位所賦予的特權,一直為卡秋莎向上請願,甚至到了沙皇面前;他拒絕以前的朋友以及所有的宴樂;他不斷的幫助獄中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生活被昔日的朋友側目,認為他是瘋了,要不就是變成反動分子的同情者。雖然他偶爾在心中也會懷疑自己這樣到底值不值得,他還是繼續過著贖罪的日子。

與其說他做這一切是為了卡秋莎,不如說是為了他自己吧。當他的良知開始運作,當他深深覺得自己的罪惡,並決定甩開這一切的奢華糜爛,打算娶卡秋莎,並且幫助那些以前他不屑一顧的所謂下流人時,他心中才有了對生命的喜悅。置身基層,他對生活有了另一種新的體會。()直到了卡秋莎決定嫁給另一個牢中的政治犯時,他突然對生活感到異常的疲倦。故事的尾聲近了。聶赫留道夫一個人在旅館的房間中來回踱步,他跟卡秋莎的事完結了。他是她所不需要的,這使他覺得悲哀且羞愧。可是他心中的活動仍繼續下去。他開始思考他看到的那些囚犯,那些被虐待、缺乏照顧而死的人,這一切的事情。他也思考罪惡的問題:怎樣才能勝過這些轄制人的罪惡呢?是法律嗎?是牢獄嗎?還是任何贖罪的行為呢?所謂的上流人自己也是罪惡的,並且以為用罪惡的方式可以糾正別人。可是他發現那起初他看來是奇怪矛盾的思想,忽然成了最簡單,無疑的真理。那就是從那使人們感受痛苦的可怕罪惡中獲得拯救的唯一而可靠的方法,只是要人們在神面前承認自己是有罪的;而消滅罪惡的方法,就是基督給彼得的回答,饒恕別人。

聶赫留道夫花了一整夜讀福音書,那曾經是他看不懂的教訓。經歷了這一切,他這次突然看懂了聖經的教訓,並且發現在其中有他必須的、重要的、且是喜悅的東西。

書上寫著「從這一夜起,聶赫留道夫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這不是因為他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而是因為從此以後他發生的一切對於他有了全新的和過去不相同的意義。」

我看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在罪惡中的人如何獲得解脫。不管聶赫留道夫如何的努力彌補過去的罪過,他心中仍然不能得到安息,也沒辦法對他所處的世界懷有希望。直到他看到福音書,遇到了將他從罪惡中救拔出來的主。這樣的相遇,真是一種心靈的相遇,而致使人能擁有新生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