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地球是平的讀後感

地球是平的讀後感(一)

作為全球化重要推動力的高科技並不是全球化的決定因素。我認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還是人,是看誰掌握科學技術並引導它的運用。在社會主義中國,科學技術的運用是為了富國強民;在資本家或所謂的投資人那裡,科學技術的運用則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剩餘價值,雖然科技含量提高會減少成本、降低售價,讓消費者感受到某些實惠,生活比以前更為富裕,但真正賺得最多卻還是少數掌握資本的人;而恐怖分子對科技的運用則是用高科技武器殺人,飛機撞擊摩天大樓那慘烈的一幕,恐怕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魔。

不過作為地球村的居民,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受到全球化影響,甚至已經成為作者所形容的那十大推土機上的一個部件。關鍵是我們不能被動的被所謂全球化趨勢牽著走,而是要爭取把握甚至掌控全球化的浪頭。我們起步或許顯得有點晚,所以我們必須抓緊,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我們的目的不是用一個高科技全球化的「平」世界來取代落後的舊世界,而是要利用它來實現我們那輝煌的遠大目標和理想。那不僅僅是一個互聯世界,一個科技共享的世界,一個最有效率最低成本的世界,而且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也相互平等的世界。

鄭淵潔童話:「宇宙是一個謎,是一個有謎底的謎,但是人們還不知道謎底;人類也是一個謎,是一個沒有謎底的迷,但是人們都以為自己知道謎底。」其實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們自己內心的世界,看似明白,其實仍是一個個的謎,或多或少的被破解了一些,很多仍是不甚清晰。這本書以一種巨觀的思維,給了我們許多認識世界、破解謎底的方法,也以一種嶄新的視角給了我們一些問題的謎底,但是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謎底,他們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會慢慢去破解。

我們不追求完全物理概念上的「平」,也不單純追求全球化的「平」,而是哲學意義上的「平」,那是一種相對的平。絕對的平,天下有嗎?

歷史似乎正進行著一次有趣的輪迴。五百多年前,哥倫布使用簡陋至極的導航技術穿越海平面,並安全返航,以此證明「地球是圓的」。他們在茫茫大海中折騰了71個晝夜,一直到1492年10月3日凌晨,才發現第一塊陸地。哥倫布深信他腳下所踩的正是印度,而實際上,那是後來被命名為「亞美利加(America)」的嶄新大陸。幾個世紀後,美國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光顧真正的印度。他發現,這裡的人們在頂尖學府里接受教育之後,已經掌握了當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世界仿佛驟然變平——正像那些印度工程師面前光滑如砥的液晶螢幕,滑鼠點擊之間,已經能夠輕易調動遍布世界的產業鏈條。

地球正在變得平坦,並且變平的地球只是開始。十輛推土機開始聚在一起工作,創造了一個全新且更平坦的全球競技場。地球被剷平,當你也感受到鏟過來的那股力量時,請也找一把鏟子向自己的內心挖進去,千萬別想要築牆。

地球是平的讀後感(二)

在這本書中,托馬斯?弗里德曼把自己描繪為一個敏銳的先知,率先意識到如今每個人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線上合作或競爭,種族、膚色、語言等差異都被打破了,人類通過海底光纜和網路就能實現社會分工。他不厭其煩地強調,在這個美麗新世界中,「變革正在無情地推進」,不過那是好事情,因為只要你信仰這位先知的話,順應潮流作出變革的決策,那麼你就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會。

「在我們睡大覺的時候世界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在佛里德曼這位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傳媒人的眼裡「地球是圓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攤平或剷平,全球化也正在進入繼國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後的全球化3.0時代,即個人全球化時代。」就像《紐約時報》說的:它可以讓你從新的角度看事物。

如書中所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來時,它就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瞪羚,當太陽升起時,你最好開始奔跑。」瞪羚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慢,才能生存;而獅子一定要比跑得最慢的瞪羚快才不至於餓死,因此,它們每天早上起來就必須奔跑。當今世界生存法則和自然界一樣,這就應證了小平同志「發展是硬道理」科學論斷。

因為「公司和個人幾乎可以把工作包到任何地方」,如作者說的,如今「沒有所謂的美國人的工作,任何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參與競爭」。聽起來很公平,是嗎?而且現在的人才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裡都可以「即插即用」,似乎還順便解決了窮國的人才流失問題。他承認全球網路的單一化進程也會產生自己的問題:通過網路,蓋達組織也同樣會如魚得水。對此作者還是樂觀的,他承認「會有一些徹底不負責任的言論」,不過又說正因為網路充分自由,信息流動才會徹底暢通。但網路並不僅僅是交流速度更快的媒介,它還有自己獨特的媒介特性,即它的群體激化及協同過濾使思想類似的人溝通更方便,卻使不同觀念更難溝通。網上人們總是連結和自己趣味相似的網站,像日本甚至出現了從不認識的網友相約一起自殺的多起案件——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中國該做什麼才能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的改革開發,加入WTO等一系列舉措,已經把自己推到了這個平坦的世界競技場上。要在這一全球化的競技場上占有自己的地盤,取得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先灑下勤奮和教育的種子,培養出能夠應對這一世界變化的各種人才。正於今天的印度之所以能在公平競技場上大攬知識含量高,收入回報豐厚的IT行業和電話服務業外包,是因為在世界還沒有完全被剷平前,他們培養了大批的理工精英,他們懂得開發人的腦力。當然,電話服務業外包青睞印度也得益於英殖民地的統治,英文成了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儘管如此,他們還在不斷地為矯正帶口音的英文而刻苦地練習著英文繞口令。中國目前由於廉價的勞動力市場而被世界各國看好,各大跨國公司紛紛在華設廠,中國的國民經濟總產值也大大提高了,當然也暫時性的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但單單成為廉價的世界加工廠不應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也應有自己的科技含量高的智慧產權和品牌。如此,大量地培養人才,壯大自己的人才隊伍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我非常讚賞法國生物學大師巴斯德說的:「幸運眷顧準備好的人。」本書再次提醒了我,在坦平的世界競技場上,我該如何提高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很強的競爭力。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尤其是電腦方面與自己工作和業餘愛好有關的新技術、新軟體;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不斷地學習了解世界設計領域的新動向和潮流,同時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和提高管理水平;不斷地了解同行業的發展狀況。否則,自己有隨時在平坦的競技場上站不穩的可能。一句話:準備好自己,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地球是平的讀後感(三)

全球的每個人都知道,地球是圓的。直到2005年的某一天,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 (Thomas L. Friedman) 一聲驚呼——地球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 ! 頓時引發全球關注。()忽然間,全球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讀這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它被主流媒體強力推薦、商界名人(比爾。蓋茨)建議所有決策者甚至我們這種企業員工必讀以及大學校長們要求畢業生在進公司前首先閱讀、商學院甚至規定新生報到要帶上此書。據說,目前眾多州長和議員們也大都在讀,在必然的情況下,我看完了本書。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的感覺到弗里德曼先生以它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世界正在變平的過程。他在書中援引了很多熱點話題,介紹了諸多令人矚目的市場和炙手可熱的行業。開放原始碼、外包、離岸生產、供應鏈和搜尋技術等被描述成為剷平世界的10大動力,而中國、印度等國家和一些站在全球頂尖位置的公司和機構,則被描述成變平的世界中舉足輕重的角色。書中寫到的許多現象新鮮但不陌生,更有一些是我們工作中接觸過甚至直接參與的商業行為。但是當弗里德曼把所有這一切編織在一起的時候,卻揭示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動的變化全球化的趨勢。他正隨著這些動力,在地球各處勇往直前、勢不可擋,世界也因此從一個球體變得平坦。

世界正發生著顯著的變化,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正在消除各種壁壘,讓世界變得更加平坦。平坦後的世界,我的競爭環境變得公平了,大家的機會也都漸漸變得越來越均等了。這些觀點都在啟發我思考該如何面對這場正在發生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全球化變革,如何調整自己來迎接這場變革。

弗里德曼他認為,在世界變得更平坦的未來三十年之內,世界將從「賣給中國」變成「中國製造」,再到「中國設計」甚至「中國所夢想出來」。 我們相信,所有這一切能夠引發中國人更加深刻的思考:中國企業要怎樣「創新」,才能超越其在世界格局中「製造者」的角色,向著更高、更多元的價值鏈上提升,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創新者」?他們如何又能夠在日益變平的世界中成長壯大成為領導者,從而成為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

在全球化3.0版的環境下,地域、文化、技術、知識等一切因素都再不會成為分工的阻礙。世界變得更小,個人卻變得更強大。有了寬頻網路的幫助,任何人都可以是決定生產的主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在全球範圍內的比較優勢來經營事業。這對開發中國家是一次極好的崛起機會。信息的自由傳播模式打破了很多傳統的貿易壁壘,資本不再是決定生產能力的關鍵要素。所以開發中國家可以利用相對充足的人口資源來積累人力資本,著力培養一批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人才。似乎一切都是這麼充滿希望,本來被世界遺忘的我們突然擁有了整個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