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千里走單騎讀後感

千里走單騎讀後感(一)

觀看完張導的《千里走單騎》,第一個感觸就是丟失的風格又找了回來。在我看來情迷過於美化的舞俠片的張導,這次又重新玩起了他最擅長的貧民老百姓的小故事。這是一種失而復得的欣喜。

整個故事所講述的就是一段再簡單不過的父子情。在現在這樣“灰暗”的大都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感情。有太多的東西被這個世界“污染”,失去了它原有的美麗。在喧鬧的城市中住久了,難免會嚮往鄉村生活。沒有喧囂,沒有偽裝,沒有時時刻刻的戒備,是放鬆心情找回自我的好地方。《千里走單騎》就帶著我們走到了雲南的山村,去尋找那沒有被“污染”的世界所留下的痕跡。

褪去浮華的外表,用最簡單的手法去描述。在我看來,它拋開少量的表演成分,就是一部沾了點電影風格的優秀記錄片,樸實無華卻能夠打動人心。放棄所有大的製作,在緊張的都市生活中,人們更需要的就是像這樣,不加任何渲染,最真實的感情。

隨著城市腳步的加快,人們之間的距離變的越來越遠。其實身的距離,遠遠敵不過心的距離。每個人帶上面具,若即若離,有時也許就是自己也分辯不清鏡中的人是誰。像劇中健一所說,面具戲,其實就是讓人看不清自己真實的面孔,所有的人都帶著偽裝的面具,沒有人真真切切的了解面具下面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在這樣層層的偽裝下,掩飾的其實多半是一些脆弱的心靈。他們內心承受不了現實的打擊,但是還是要生存,所以他們選擇帶著面具過活。他們是多么渴望可以有一個地方放心的去睡一覺,可以有一個人無所顧及的傾訴內心的不平,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肆無忌憚的放聲大哭一場。這就是人們壓抑下來的感情和痛苦。如果可以有一個人跟你心與心的溝通,也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那么多帶面具的人。

影片的開始,父子沒有見面,近在咫尺心卻遠在天涯。為了彌補,父親決定替兒子來到中國雲南,拍攝兒子喜歡的面具戲。兒子為什麼那么喜歡面具戲他一概不知。等他親身處在那樣的環境裡時,他才真的體會到兒子那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感覺原來是這樣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高田剛一(高倉健飾)看到小男孩揚揚,並與他在山裡度過一晚的時候,才深刻的了解,自己對兒子有太多的虧欠。故事的結尾,兒子沒有等到爸爸的歸來,這是我認為情節最妥帖的處理。如果結果是父子團員,可能就沒有那么大的張力可以打動人心。

整部片子,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奢侈的演員陣容,沒有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有的只是一份最淳樸的親情。也就是這最原始的,不加多餘渲染的感情,贏得了觀眾們的心和感動。無須太多,這樣就足夠了。

反視我們的世界,是不是灰色太多了,面具太多了,最原始的真誠不見了。社會是要進步,但是人最本質的情感是不應該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有什麼變化。在這喧鬧的大都市,希望人們可以適當的卸下面具與偽裝,用真實的面孔過一天。

千里走單騎讀後感(二)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電影,一直印象深刻,它的名字叫做《千里走單騎》。在《千里走單騎》里,慣以硬漢形象出現的高倉健,這一次挑戰了一個溫情脈脈的角色,扮演一位身染沉疴的兒子的父親。

高倉健不愧是影壇的長青樹,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他的名字,看過他無數的片子,然而,那些片子多半是看過則罷,淡漠得留不下任何記憶,而這部片子之所以能夠打動我,不外乎是對親情對父子之愛的渲染。當我也做了母親,當我明白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的時候,我似乎已經習慣於對這樣的愛懷著敬畏。真正的愛是不需要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而應該是涓涓細流,溫潤舒展的,正如我所見到的,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懸念和意外,而只有濤聲、鷗舞、背影、淚水、總在關鍵時刻打來的電話和自述式的旁白……

有這樣兩個片斷:兒子病重,父親想要幫他實現心愿卻遇到阻礙,無奈之餘藉助錄影帶吐露心聲,動情處用錦旗擋住半張臉無聲地哭泣;和李加民的兒子楊楊告別的時候,父親從車上下來,給了楊楊一個意味深長的擁抱,隨後就是前行的車輪,急促的哨音,追逐的腳步——這些都讓我動情。我想做為一個演員,對於不同角色的適應和把握是對他最大的考驗,而高倉健做到了,所以在我眼裡,他成功了。

兒子健一知道父親獨自趕赴中國,是要為他實現並不算願望的願望的時候,他感動了。而當他終於由抗拒轉而接受了父親的時候,()卻被病魔無情地奪去了生命/看到這裡,相信每一位觀眾都會在心底發出一聲嘆息,痛苦和歡欣都是如此尖銳。

李加民的兒子楊楊自幼被村民們撫育,當高倉健飾演的父親找到楊楊並打算帶他去見自己的父親,楊楊和這位語言不通的外國人困在山裡整整一個晚上,因而結下了很深的情誼,愛在此時超越了年齡和國度。

導遊小蔣先是拒絕這位父親想要進監獄拍攝已是犯人的李加民唱“千里走單騎”的片子,繼而全心全意地和邱林一起幫助他克服重重困難,更讓我們深深地感到,人間自有真情在。

關於愛和真情的表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而高倉健所飾演的父親所擁有的,是讓我們欽佩和感動的方式。當然我們也不要忘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我想這部片子,對高倉健,對張藝謀,都是一種超越。

千里走單騎讀後感(三)

人世間最寶貴的感情是什麼?親情。

朋友曾經這樣說,如果有一天,我最愛的男朋友和我的父母不和。父母不同意我們的婚事,在二者之間我會選擇我的家人,即我的父母。原因很簡單,我的父母無論如何都不會拋棄我,但是男朋友則沒有這樣絕對的底氣。他如果真正喜歡我,就有辦法討得我父母的歡心,否則他還是不夠愛我。我表示贊同,並不是不相信沒有可以共度終生的戀人,只是在這樣的年紀選擇丈夫的風險確實太大。我們都還不夠堅強

親情就是以這樣一種姿態,在我們生活中給我們以巨大的依靠,以至於我們根本覺察不到,所以會任性的耍脾氣,挑挑揀揀,盡情發泄自己的喜怒哀樂。因為潛意識在告訴你,這樣做的風險極小極小,可以忽略不計。

成長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不然就會有反叛滋生。強壯的心靈增加的是抗風險能力,也在增加對最親愛的人的持久傷害的幾率。所以健一固執地不肯見在病房外面的父親,因為他認為父親在逃避母親的死。而他在最後在明白他也在逃避給父親一個好好解釋的機會。誤解往往因為沒有及時合理的說明。

而傳統中日文化中,要求男人像一堵牆一樣堅強沉默,像一座山一樣雄偉博大。可是有誰知道,再厚的牆也只有那么多,它不可能超過自身的長度和高度。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只需要那么精準的一下刺激,他就會卸下面具,展現受傷的心靈,復原本來面目。高田先生像一座有著涵養的山,裡面有豐富多彩的內容。看似巋然不動,實則傾聽著每一聲鳥叫,每一陣風過,每一次雨聲。他有著敏感的神經,為兒子的點點滴滴顫動不已。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兩個內斂含蓄的男人,以對抗的姿態相愛著彼此。幾人了解冰雪覆蓋的富士山心中噴薄欲出的火焰雨呢?

愛你在我的舉手投足之間,但愛你也需要用語言來適當解說。

高田先生沒有回到櫻花國度,沒有回到肝癌晚期的兒子的病床前。月色清朗的夜晚,山中沒有信號。健一也沒能最後一次聽到父親的聲音,沒能見到滿面皺紋歷經顛簸之苦的老父親。臨死前的迴光返照,他終於開心起來,解開了心中的疙瘩,留下了一封充滿感激和溫情的和解信,在高高的雲端之上看滿面淚水的妻子念給仍在異國他鄉的強忍痛苦的父親。

有時在想,如果影片出現的結果是高田接到理惠的電話後,立刻回國,見到了奄奄一息的健一的最後一面,那么還會有如此感人的力量么?魯迅說,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那種懊惱與悔恨之中,讓人陷入掙扎與撕扯,最後終於徹悟,抓住鮮有機會,珍惜眼前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生活的不確定性。各種喜劇悲傷憤懣永遠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上演?可能剎那間一起湧上心頭,五味雜陳,或許這才是生活最本質的味道,就是說不出來的味道。有時我們這樣簡化,生活沒有什麼味道。

影片省卻見面的選擇,是因為有這種感受的人自然會明白其中的悲痛欲絕孤立無援,對命運的絕望,因此不必再一次觸及傷疤,將身心狠狠拉扯一次、幸運的還沒有經歷這樣的生離死別的人,也不用看。畢竟不是什麼盛典,可值得大幅上揚情緒的。自身經歷都是獨特的。

千里走單騎,本是關羽的的一齣戲。一位父親生生的在語言不通的極大障礙里演繹自己對兒子的舐犢情深。他為拍戲而來,但是最後卻不想拍了。本來為尋求父子親和而來,在實現另一對父子的感情的過程中,就達到了。事情進展得如此突然,他手足無措茫然迷亂不知所終。兒子是目標,目標實現,兒子走了,他的生活沒有了規劃,就像漫漫黑夜身處石林,沒有了天上的月亮一樣。

他一個人面向深藍的海面,海鷗盤旋。一個人靜靜地捕魚,在小屋裡發獃。除了深藍的海,就是蔚藍的天空,還有經受海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拍擊的岩石。他的面孔依然冷峻,像各種石頭和石頭形成的山。依然他看到這些,現在他的凝視中多了一顆星星,他會一直不懈尋找蹤跡。事實上不用尋找了,就藏在他的心裡。叫親情。

返回頂部